青春的创造力;为明天寄出的明信片;诗出未来的好天气——让我们告诉阳光!《告诉阳光》一部以南洋大学诗社为背景的原创华语音乐剧。讲述了七十年代一群热爱诗歌与音乐的南大学生在诗社中开启了早期新谣的创作。这一幕幕的历史,将通过由张泛、杜南发和潘正镭所创作的一首首动听的诗乐来讲述。昨天的南大精神,由今天我们年轻一代的热血来浇灌。导演吴文德,携手新晋编剧郭毅杰,音乐总监陈慧玲带领四位优秀音乐剧演员和四位超能乐手同台演绎。让我们用歌声唱响那些被遗忘的诗歌,用心听听我们这一代的声音。
备受欢迎的《爵士也华彩2023》再次回归!旅日红星翁倩玉将携手新加坡爵士乐团带来多首她的代表作品,如《祈祷》和经典民谣《望春风》。获奖无数的华语流行音乐制作人兼作曲家李伟菘,以及本地创作歌手李俊纬也将献唱多首好歌。高级副音乐总监陈伟祥将担任本次音乐会的指挥。新加坡“摇摆之王”蒙特罗(Jeremy Monteiro)(新加坡爵士乐协会执行董事兼音乐总监)也将带来特别演出,让观众感受爵士音乐演绎华语歌曲的无限魅力!
《河清·坊立》舞剧的故事受到了聚舞坊30年的发展事迹以及新加坡河清河运动的启发。故事一共分为四个序幕:、、及。表演者希望借助舞剧向观众传达坚韧不拔和勇于创新的信息,同时也希望缅怀先辈们过去的贡献与付出,将薪火代代相传。
有缘相会、乐抱未来!由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副指挥倪恩辉与客卿指挥兼前团员黄德励执棒,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呈《聚》,青年团20周年的第二主打音乐会。“聚”是指团聚,是SNYCO前团员的大聚会。胡琴声部前团员刘礼齐与林明正将携手带来由刘礼齐亲自改编、注入电子乐元素的《赛马》,让你耳目一新。此外,陈庆伦与鄭怡雯将以曲笛和古筝倾情演奏双协奏曲《牡丹亭》,让观众感受作曲家顾冠仁将华乐的磅礴气势与昆曲的优美完美结合为一。同样身为前团员的王辰威为青年团10周年创作的《我们飞》也将重回舞台,而青年团也将演奏耳熟能详的《龙腾虎跃》。阔别多年,昔日乐团好友重聚舞台,重现经典与新作,不容错过!
在创意总监兼客卿指挥郭勇德的带领下,《绣艺•留香》是一场融合华乐室内乐与新加坡正在消逝中的手工艺的跨形式音乐会。音乐会将以两种消逝中的华族文化手艺作为灵感 – 大柱香制作和刺绣。由鼎艺驻团作曲家蔡宗玲和本地作曲家梁洁莹精心创作的乐章,结合著名画家陶艺家胡财和、老字号绣庄“ 翁展发”第三代传人翁泽峰、大柱香传人郑发德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杨佩华副教授,与我们一起探索这些手工艺背后的点点滴滴和故事。
新加坡的美食、节庆、表演艺术都是我们的文化。电视可以帮助传承我们的文化吗?电视和新媒体对文化是催生剂,还是催死符?座谈会主席陈建彬带动嘉宾《古早味侦探》主持人王禄江、《剃头刀》新花旦陈莉萍、综艺节目《古早味侦探》监制刘伟良、戏剧《祖先保佑》故事人张彦平,一起探讨答案!
《戏曲一家亲》是一场团结了新加坡本地几大不同方言剧团的中华戏曲盛宴。 广东粤剧,海南琼剧,安徽黄梅戏,福建歌仔戏,携手潮州潮剧共襄盛举,联袂献艺。 让本地戏曲票友们能在一场演出中欣赏到不同籍贯的戏曲特点。中华戏曲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各种传统戏曲艺术形式都是同一个大家庭的成员,彼此之间存在着联系和互相借鉴的关系。虽然它们的表演形式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而传承与发展这门绝美的艺术更是我们使命,除了增强本地各个剧团之间的情谊和交流,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 汇集大家的力量,共圆一场狮城戏曲梦!
2023 年, 7月 28
mewatch
华语及英语
各年龄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