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委约多位本地艺术家,通过画作诠释生生不息的新加坡华族文化。这些作品也被用于中心的宣传册和社交媒体平台。
插图展示了华族传统小吃和城市生活的对比,引发读者反思自己“新加坡华人”身份的意义。
作品以幽默风趣的方式介绍新加坡咖啡店的饮料。
独特的旗袍融入了传统峇迪花样,就如新加坡多元种族的社会,美丽和谐。
作品灵感来自青花瓷,画中有我们熟悉的华族文化标志和建筑,以及中心大楼。
画作展现新加坡人拜年时的一景 一幕,充满人情的年味不禁油然而生。
通过街头艺术风格呈现喜庆大头娃娃和跃过龙门的鲤鱼,象征年轻人坚持不懈追求成功的精神。
不同的书法字体与画相结成四个与中秋有关的图像,充分体现文化生生不息。
中心邀请了几位本地插画家以他们自己的风格呈现新加坡华族文化特色。
“我从传统的包装设计中获得灵感,并只采用几种颜色来营造插画的统一风格。把不同的元素形成一个具有连贯性的视觉效果很有趣。”
“身为新加坡华人,我一直觉得我们的身份挺独特的,和其它地方的华人不一样!除了农历新年的“捞起”以外,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新加坡“特产”是用来装热饮的铁罐!我希望有更多的咖啡店能用它打包热饮,取代塑料袋。”
“新加坡华族文化多姿多彩、不仅有趣,也很独特。我的作品展示了在新加坡社会中看到的本土华族文化。新加坡的环境让我能够跨出自我熟悉的范围,接触与了解其他族群的文化。这是新加坡独特的地方,也让我对我的新加坡华人身份感到自豪。 ”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华族文化对我们新加坡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有多深。这次的经验让我能以艺术家的视角探讨我周围事物背后的含义,深入了解不同的传统元素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我们独特的本土文化。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想进一步了解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内的艺术品吗?除了“塑∙相逢”自主导览活动 所展示的雕塑品之外,中心还挂有具特色的画作供您一一窥探。 下载您所选择的“艺术品赏析活动手册”,以当代艺术家的视角为指引,通过趣味游戏去发掘这些作品的文化元素,从中获得启发。 这些精美的活动手册是由南洋艺术学院二年级美术教学系的学生于2019年8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构思和设计的。这些活动手册专门为13到14岁的学生量身定制的。它们可作为访客或学生的自主学习工具,使访客或学生可以更好地自行欣赏中心内的艺术品。 备注:这些活动手册是以英语撰写的,一共有五份活动手册可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