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形形色色的乌托邦思想,对各方面的影响重大。本次演讲讨论清季以来种种乌托邦想象,包括“新宗法”乌托邦、《大同书》等等。讲者将以《大同书》的两面性作为论述重心:一方面,康有为主张去除各种“界”,如“去国界”、“去家界”、“去种界”等,在思想界造成极大冲击。同时,康有为也曾在《中庸注》等书中反复强调,历史的实践应该分成许多阶段,一个阶段跟着一个阶段。理想虽然高远,却不宜在此时实践。所以,前一阶段的《大同书》,是浇灌时代滚烫的热水,后一阶段的《大同书》,在阶段论的夹持下,成为浇熄立即实践乌托邦热情的冷水。此外,本次演讲对辛亥前后、五四前后的乌托邦思想都有所着墨,最后并反思近代中国乌托邦思想的当代意义。
现场参加:https://sccc-lectureseries-19aug2023.peatix.com
线上参加:https://us02web.zoom.us/webinar/register/WN_8B28x9e9R2qSywMAC1ZYvw
主讲人:
王汎森教授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曾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代理院长,现为台湾综合大学系统总校长。研究范围以15世纪以降到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史为主,近作包括《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启蒙是连续的吗?》、《近世中国的舆论社会》等。
对谈人:
涂航博士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2023 年, 8月 19 - 2023 年, 8月 19
开始时间:下午2时
结束时间:下午3时30分
时长:1小时30分
无中场休息。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演奏室,六楼以及线上
活动以华语进行
各年龄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