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脑内部认知系统的一面镜子,认知系统是看不见的“软体”,其运行操作的结果表现于语言行为上。因此对于语言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的心智系统。语言学家就好比一个“大脑骇客”,借着分析外在的语言现象来探窥人类大脑与心智的奥秘。
人类语言不下几千种,但表面的差异之下却存在着许多共性,显示语言系统的生物性本质。我们以古今华语和英语的语法特点,来看它们如何体现语言的先天共性与后天个性。这些语言之间的许多差异早已耳熟能详,例如轻动词、量词、方位词的使用,疑问句句法和名词组语序等。但我们想探讨的是这些差异“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我们将指出,每个语言的一系列特点虽然看似独立存在,其实是息息相关地连成一串,体现其在语言类型上的分析或综合属性。
现场参加:https://sccc-lectureseries-25mar2023.peatix.com
主讲人:
黄正德教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1982)。曾先后任教于夏威夷大学、台湾清华、师范大学、美国康乃尔大学、加州大学,2001年起任美国哈佛大学语言学教授至今。学术研究专治语法理论、句法学、句法语义接口、及汉语语法研究。获得荣誉包括古根汉基金会、行为科学中心、与美国语言学会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等。
对谈人:
沈瑞清博士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公告: 每场人数上限:130
2023 年, 3月 25 - 2023 年, 3月 25
开始时间:下午2时
结束时间:下午3时30分
持续时间:1.5小时
中场休息:无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演奏室,六楼
活动以华语进行
免费(需预先报名)
G(普通级)适宜所有年龄层观赏